news
新闻中心
陕西汉唐石刻博物馆:跨越时光,品汉唐风韵
了解一座城
从博物馆开始
博物馆就像城市的“大脑”
储存着城市发展历程中留下的珍贵记忆
在沣东这片历史与文化并存的土地上
不同主题的博物馆
美美与共 又各具特色
记录着文化脉搏
传承思想,启迪美感
承载着某些朝代的历史与文化
今天
小编带你走进
位于沣东自贸新天地的
陕西汉唐石刻博物馆
走入博物馆,仿佛迈入另一个静止的世界。
记录着千百年时光的石刻,以不同的姿态静静站立在观赏者面前,或卧或立,不悲不喜;有的尚且齐全,有的已然残缺,却都以同样的沉静坚毅和满身的岁月痕迹,诉说着各自背后的故事......历史是厚重的,孕育出的艺术与文明同样厚重,静待人们去了解,去品味,去铭记。
这里是陕西汉唐石刻博物馆,一个不能被忽视的非国有博物馆。它位于西咸新区沣东新城沣东自贸新天地内,是中国第一家以古代石刻为主题的非国有博物馆。馆内共有藏品300余件,展出东汉到明清时期精品100余件,共分为佛教文物、陵墓雕刻、其他石刻等三大类。藏品时代跨度大、品类齐全,部分堪称古代石刻艺术中的精品,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。
自博物馆入口处进入,最先来到丝路梵相展厅,宗教石刻,如经幢、石佛立像等在这里展出;接着来到事死如生展厅,展出陵墓石刻。除了其他类别的石刻展示,博物馆中还摆放有石刻相关的书籍,并配有开放型会客厅,可以让参观者了解更多关于石刻的专业知识。另外,为了让游客更加直观的参观石刻,博物馆中所有的石刻都直观的陈列在展馆内,不再用玻璃将其隔开,使游客可以直观地感受到石刻所散发出的静之美。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宗教石刻是这个博物馆中收藏数量较多的石刻类型,藏品时间从汉唐时期延续到清末民初。在宗教石刻展厅内,收藏着一座跨越千年的藏品,即唐皇帝皇后供奉经幢构件,宽105厘米,长110厘米,厚42厘米。
▲唐皇帝皇后供奉经幢构件
其正面为帝后礼佛图。整幅画面线刻有力,如同当时绘画中的铁线描,须发勾画准确精细,衣纹匀细而挺拔,表现手法熟练。皇帝雍容大度,魁伟庄重;皇后面相丰满,体态丰腴。侍从身材较低,站立静候。帝后的深沉庄重与侍从形成强烈对比。
▲唐皇帝皇后供奉经幢构件
▲唐皇帝皇后供奉经幢构件
▲唐皇帝皇后供奉经幢构件
背面画面中间为一巨大兽首,上下各露一对尖锐獠牙,鬃须四扬,大嘴内两侧各腾飞出一巨龙,长身有鳞,前两爪挥舞,双龙相向欲驾云升天。两侧各蹲一狮,一前肢抬起,一前肢撑立,后肢曲卧。整幅画面祥云漂浮,表现出瑞兽、巨龙、雄狮在天空各踞一方,有压倒一切的气势。
除此在外,还有一些经幢部件、石佛立像等等,让游客观赏之余不由得肃然起敬,心生敬畏。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如果说宗教石刻代表着博物馆中藏品的平均质量,那么其余的石刻则代表着博物馆的广度和深度。在这里,游客可以看到兽足砚、唐代时期的三足茶铛、石灯台残件等。
比如唐代女子化妆之物的粉盒套件。粉盒由内外两个盒子组成,内盒为白玉石制成,外盒为豹斑玉制成,通体打磨光滑。两盒嵌套严丝合缝,构思巧妙,工艺高超。
唐代的粉盒多为素面,圆形体,这种造型小巧圆润,更适合妇女梳妆时的使用和携带,触感也更加舒适。粉盒的装饰一般都集中在盖面,唐代的粉盒多以素面示人,朴实无华。虽说是素面,但还是会选取或制作一些自然纹饰做装饰。比如这件玉粉盒,外盖为豹斑玉制成,黄褐色的底上缀着黑色的斑点,给人以天然绚烂之感。
唐有唐的华美,汉有汉的大气,而一些出自宋、明、清时期的石刻作品,则不吝用最细腻的线条,表现最华丽的图案和最华美的场景,硬邦邦的石头,也显出一丝温柔。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当你在欣赏石刻的时候,石刻也在观察着你。如今,陕西汉唐石刻博物馆已经面向全体游客开放,让更多人得以漫步在这样一座博物馆中,静心欣赏千百年前古人的深邃思想和精美工艺,领略汉唐风韵,感受昔日悠悠汉唐帝国的盛世辉煌和长安的繁荣景象。